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18 童年的水墨畫教學要求:,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三年級語文第十八課童年的水墨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語文第十八課童年的水墨畫
18 童年的水墨畫
教學要求:
1.會認“墨、染”等5個字,會寫“墨、染”等11個字,正確讀寫“水墨畫、垂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鞓返纳詈兔篮玫脑竿?/p>
3.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詩句,背誦《溪邊》,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
2.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墨、染”等5個字,會寫“墨、染”等11個字,正確讀寫“水墨畫、垂柳”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引出題目
1.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場夢,夢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童年的水墨畫》。(板書:童年的水墨畫)
2.請同學們回憶童年中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快樂。
3. 讓我們走入詩歌,感受“我”童年的快樂吧!
二 初讀全文,認識生字
1. 初讀課文。
初讀詩歌,我們不僅要讀準確,還要用心去感受。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讀準確,還要把聲音放輕一些。(多媒體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邊讀邊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 檢查讀書情況。
(1)多媒體出示生字。
墨 染 竿 騰 碎 撥
浪 葫 爽 蘑 菇 濺
學生自己練讀,指名讀。
師生共同正音。
注意讀準平舌音“碎”,翹舌音“染、爽”,前鼻音“竿、濺”,后鼻音“騰、浪”。
(2)多媒體出示詞語。
水墨畫 染綠 釣竿 撲騰 打碎
撥動 浪花 葫蘆 清爽 蘑菇 濺起
自由讀,小組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注意在“蘑菇”一詞中,“菇”讀輕聲。
3.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這幾首兒童詩,(可以獨自讀,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讀)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印象深刻,先做記號,再有感情地朗讀并體會。
4.組長匯報,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并解決疑問。(相機進行詞句訓練和朗讀指導)
5.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并做好筆記。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①請同學們分小節讀課文,看生字的讀音是否正確。
②抽查對詞語的理解,要求同學們不但能說出字典上的釋義,而且能聯系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多媒體出示)
水墨畫:純用水墨不著彩色的國畫。
斗笠: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用竹篾夾油紙或箬竹的葉子等制成。
梳妝:梳洗打扮。
玉帶:古代官員所用的玉飾腰帶。
③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水墨畫、斗笠、蘑菇、釣竿”這幾個詞的意思。
三 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輕聲朗讀課文,說說每首兒童詩的主要內容。
試著在每節的標題后加上動詞,概括主要內容;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板書:溪邊釣魚、江上戲水、林中采蘑菇)
2.分組讀詩,學生概括全詩大意。
3.朗讀課文,質疑、解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四 識記生字,寫字指導
1.多媒體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墨 染 竿 騰 碎 撥
浪 葫 爽 蘑 菇
指名讀,齊讀,指名領讀。
2.識記生字。
看看這些字,你是如何識記這些字的?
形聲字:竿 浪 葫 蘑 菇 碎 騰
熟字比較:黑—墨 醉—碎
猜謎語:八點九點十點。(染)
3. 開火車讀,一邊讀一邊說說怎樣寫好所讀的字。
大家一起讀一讀,記住每個字的字形。
(1)這幾個字怎樣寫才能做到規范、美觀?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對照范字認真觀察字形。
(2)交流:提醒大家在寫哪個字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墨、染、竿、葫、蘑、菇”都是上下結構的字。除了“墨”是上寬下窄的字,其余都是上窄下寬的字。
“碎、浪”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
(3)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范寫強調“爽、蘑”。
“爽”:先寫一橫,接著寫左邊的兩個“ ”,然后再寫右邊的兩個“ ”,最后寫豎撇和捺。
“蘑”:要寫扁一些,注意筆畫的穿插避讓。
(4)學生再次練寫。請一名學生到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寫,教師評價。
4.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 實物投影優秀的寫字作品,由寫字的學生說說寫好字的方法。
教學反思:
上課伊始,先談話導入,然后出示自學要求,讓學生自主解決生字、新詞,掃清閱讀障礙。學生可以輕輕松松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鼓勵學生多多質疑,養成從小動腦的好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背誦《溪邊》。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能說出在溪邊、江上和林中分別看到的畫面。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多媒體出示生字、新詞)
水墨畫 染綠 釣竿 打碎 撥動
浪花 葫蘆 清爽 蘑菇 濺起
2.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首兒童詩都寫了什么內容。
二 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自由讀詩。學生自由朗讀全詩,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畫上“?”。
2.理解大意。指名讓學生讀詩,其余學生邊聽邊試著在每節的標題后加上動詞,概括主要內容。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板書:溪邊釣魚 江上戲水 林中采蘑菇)
3.分組讀詩,學生概括全詩大意。
4.賞析詩句。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復誦讀、體會。(多媒體出示問題)
讀了《童年的水墨畫》,你有什么感覺?
學生:感覺作者寫的真是一幅幅畫,是童年生活的一個個鏡頭。
(多媒體出示問題)
如果《溪邊》是一幅畫的話,不知你在畫上都看到了什么?
學生1:看到了澄澈、碧綠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邊的垂柳,映出釣魚的孩子的影子。
學生2:我看見了釣竿上立著的紅蜻蜓。
學生3:我看見了當魚兒釣上來時,那溪里的漣漪和碎了的人影、樹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魚兒和手忙腳亂的孩子。
(板書:小溪 垂柳 人影 釣竿 蜻蜓)
教師:邊讀邊想象,才能真正地走進詩境。那么,這些畫給你怎樣的感覺?
(多媒體出示《溪邊》圖文)
學生1:這是一幅有靜有動的畫。小溪、垂柳、人影、釣竿、蜻蜓都是靜止不動的,因為它們都在等待水里魚兒上鉤;當魚兒上鉤后,這種靜被魚兒的掙扎、人的歡笑打破了,溪邊熱鬧起來了。
學生2:這是一幅色彩艷麗的畫。這里有綠色的柳樹、綠色的溪水,連人影都被這溪水染綠了,還有紅色的蜻蜓點綴,真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多美的畫面啊!
(多媒體出示《江上》圖文)
學生3:這是一幅快樂的戲水畫。孩子們像鴨群拍著翅膀玩耍,他們用雙手撥動著浪花,快樂地在水中嬉戲。
(板書:孩子們像鴨群)
(多媒體出示《林中》圖文)
學生4:這是一幅快樂的采蘑菇圖。山林中,蘑菇多多,人影綽綽。
(板書:蘑菇多多,人影綽綽)
教師:你們真是用心去讀書,用心去體會了。把這樣的體會融入我們的朗讀中,一定會讀得很美。
三 鑒賞寫法,仿寫詩歌
1.這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主要通過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2.模仿這三首詩中的其中一首,記錄下自己的童年夢想與童年趣事。
3.學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4.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四 總結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或者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教學反思:
1.在兒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麗,在他們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們看來,夢想可以無限飛翔,快樂可以無限傳達。因此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朗讀,讓他們讀個夠,讀個透,結合誦讀,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文本,體會詩歌情感,并且鑒賞詩歌寫法,用詩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指導學生借鑒詩歌的寫法和表達方法,詩化自己的表達方式,及時抒于筆端。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10666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