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朗讀方法及技巧(語文學習方法之詩詞朗誦法)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朗誦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表演藝術,好的詩詞朗誦,鏗鏘悅耳,韻味十足,能產生搜奪人心的藝術魅力詩詞朗誦方法,一般有如下幾種:,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語文朗讀方法及技巧?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語文朗讀方法及技巧
朗誦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表演藝術,好的詩詞朗誦,鏗鏘悅耳,韻味十足,能產生搜奪人心的藝術魅力。詩詞朗誦方法,一般有如下幾種:
一、體會意境,定下基調。手捧一首詩詞,首先要借助有關注釋說明,去正確理解它的思想內容,體味作者寓于詩詞形象之中的情感。如唐代詩人高適的名篇《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照,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我們讀了有關注解,就知道這是作者贈給好友、著名音樂家董庭蘭的一首“送別詩”。前二句寫送別時的情景,含蓄地表達了不忍分別的眷戀之情。后兩句則是對董大進行誠摯的勸慰與勉勵。理解了詩的意境,就能定下朗誦時感情的基調:送別好友,不免感傷;展望前路,樂觀開朗。前兩句,誦時情調悱惻低回,以襯出后兩句的豁達高亢。所以,若要朗誦好,首要的是體味并進入詩詞的意境,把握準它的感情基調。
二、音準氣足,字正腔圓。理解并進入詩詞的意境,定準了朗誦的基調,接著就要對作品的字、詞、句作藝術的處理,以達到將“詩情畫意”傳達給聽眾的目的。“音準”,就是念普通話的標準音,一般不念古音。如白居易的《賣炭翁》:“兩鬢蒼蒼十指黑”句中的“黑”本念bè,與上句尾字“色”同韻,而現在誦時,則念hei。還有些字,或系“一字多音”,或因葉韻關系,應注意勿誤讀,如《清平樂》中的“樂”,念yue,不念lè;“可汗大點兵”和“成吉思汗”中的“汗”,念hán,不念hàn。字如念錯,將影響朗誦效果,甚至鬧笑話。最好的正音法,就是勤查詞典。
所謂“字正腔圓”,就是吐字清晰、純凈,音色圓潤、動聽。戲曲演員中有“千斤道白四兩唱”之說,而“道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字正腔圓”,朗誦就接近于戲曲中的“道白”。要做到“字正腔圓”,除向戲曲演員學習苦練“咬字吐音”的基本功外,還必須善運丹田之氣,做到“換氣”自如。如此,則可避免朗誦時的那種“吃字”、“斷氣”和“韻味不足”等毛病。
三、把握的節,誦出情味。朗誦詩詞,基調定準了,字正腔圓了,再就是把握好詩詞的韻節。韻,是押韻;節,是節奏,也即朗誦時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古典詩詞的律基嚴,句中音步有定,詞語平仄相間,誦時語勢錯落有致,節奏抑揚回環,極富音樂美。初學朗誦者可在準備過程中,在作品上加上適當的符號。
四、適當輔以眼神手勢。為讓聽者和誦者之間產生感情上的交流,從而進入詩詞的意境,在朗誦時適當輔以眼神和手勢,是有效的。但,誦者“眼神”中所體現的內心“視象”與“真情”,要充實、飽滿,切忌空泛、貧乏。“手勢”的運用要十分吝惜,自然而精確。少而精的手勢,才富于感染力,而繁瑣的手勢,只會破壞聽者的想象,使聽者分心、散神。
上述四點,是一整體,不可分割,務求相輔相成,反復實踐,以期熟中生巧。
#教育聽我說#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