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早上,幾個孩子在一年級的女老師吐槽,稱,現在的孩子語文不知道怎么學了?還沒有學拼音,老師就讓他們寫漢字。寫漢字就寫漢字吧,還不是我們以前學的“日月水火土”,而是要寫“綠”“草”之類繁難的漢字。

這是不是開玩笑呢?有一個老師笑稱,這恐怕只有學畫畫的孩子才能寫好,把它當畫一樣畫出來。而另一個老師則直接說,我沒有讓孩子寫,我自己把它抄好了,一面呢?我女兒還叫我把字寫丑一些。
聽著她們的議論,我有些困惑,不是先學拼音嗎?現在怎么完全變了呢?看著幾個女老師說的話,我覺得這有些不解。回到家中,這件事始終縈繞在心頭,到網絡上一搜索,還真的是這樣。而這種思想就來自于溫儒敏的目標規劃上。

溫教授認為:漢語拼音只是閱讀的工具,說白了就是一個拐杖。漢語拼音字母表只要讀準確,能熟記,不需要背誦和默寫。正是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現在漢語拼音的學習只要一個月。這如果按照溫教授的說法是可以的,但是能不能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呢?恐怕不會如溫教授之意的。
此前的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需要一個學期的時間的,那時的要求,不只是要熟讀,更要求背誦,而且要達到一看到就能開口說出來。而現在,只有一個月的學習時間,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嗎?或許聰明的孩子能達到,但是一般的孩子恐怕就有些困難了。一個孩子,如果連漢語拼音都不能熟練地掌握。那么他遇到生字的時候,他能拼能讀嗎?如此,還能稱得上什么拐杖呢?如此下去,漢語拼音還能在學生的識字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現在這樣的改變,其實是對當年人們創制漢語拼音識字傳統的一種背離。我國古代都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認識漢字,因為繁難,所以先驅者們就借用英文字母創制了漢語拼音。有了漢語拼音之后,國人識字的人就逐漸多了起來,因為漢語拼音相較于此前的識字方法要運用起來方便快捷得多。而現在,采取這樣的教學模式,盡管沒有拋棄漢語拼音,但是不也是在人為地給孩子識字設置障礙嗎?這不是和先驅者們當年的設計背道而馳嗎?

既然我們承認漢語拼音是工具,是拐杖,那么我們就應該諳熟于心才對。如果我們對工具都不能做到了解得透徹,運用起來能做到得心應手嗎?這是不可能的。也正因此,這樣的改變是讓人不能認可的。
一年級的孩子本身年紀就小,骨骼都長得還不成熟,寫起字來,許多孩子連筆都握不住,就讓他們寫“綠”“草”這樣繁難的漢字,這是從孩子的實際狀況出發嗎?筆畫簡單的字孩子尚且不能寫好,這樣的難字就更不可能了。出現這樣的問題是不應該的。

漢語拼音既然是拐杖,就應該背誦,就應該提筆能寫,而現在只是熟記,連寫都沒有了要求,還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嗎?肯定是不行的。
而現在,小學各個年級的考試都注重拼音寫漢字和漢字寫拼音的訓練。這樣的做法,看上去完全背離了溫教授的初衷,但是誰又能說這不是為孩子考慮呢?

一個人如果連漢語拼音這個拐杖丟了,他還能認識漢字嗎?連漢字都不認識,還怎么學語文?
總之,現在的教材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是不應該出現的,畢竟這都是專家們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才推出的!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