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28《棗核》
電子課本



知識點
一、多音字
zhē (折騰)zhé (折斷)shé(折本)
漲zhǎng(上漲)zhàng(漲紅)
二、近義詞
果然——果真 歡喜——欣喜 勤快——勤勞
相信——信任 爭辯——爭論 吆喝——呼喊
鬧騰——吵鬧 豈能——怎能
大搖大擺——大模大樣
三、反義詞
歡喜——悲傷 勤快——懶惰 驚慌——鎮(zhèn)定
鬧騰——安靜 善罷甘休——無理取鬧
大搖大擺——縮手縮腳
四、理解詞語
早年間:多年以前;從前。
屋脊:屋頂中間高起的部分。
衙役:指在衙門中當差的人。
豈能:怎能、哪能。
善罷甘休:輕易地了結(jié)糾紛;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闖。
僵繩:牽牲口的繩子。
驚堂木:封建衙門里審判案件時,主審官吏用來拍擊案桌以示聲威的木塊。
鬧騰:吵鬧;擾亂。
作怪:比喻壞人或壞思想搗亂,起破壞作用。
大搖大擺:走路時身子搖搖擺擺。形容自以為了不起的傲慢神態(tài)。
五、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3):寫夫妻倆生了一個棗核那么大的孩子,但他很勤勞而且有本領(lǐng)。
第二部分(4-7):寫“棗核”發(fā)揮聰明才智,成功將村民的牛和驢從衙門牽了回來。
第二部分(8-13):寫衙門捉了“棗核”,經(jīng)過一番智斗,“棗核”
最后大搖大擺地走了。
六、句子解析
1.棗核不光勤快,也很聰明。
這句話是個過渡句,前半句“棗核不光勤快”是對上文的總結(jié);下半句“還很聰明”是對下文的概括。所以這句話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全文中至關(guān)重要。
2.牽走了牛、驢,大伙愁得很。棗核說:“大家都不用愁,我有辦法!” 有的人不相信,說:“我才不信咧,你別小人說大話啦!”棗核也不爭辯,只是說:“不信,你們就等著看。”
大家覺得棗核那么小,面對強大的縣官和衙役們,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從棗核的話可以看出他很勇敢,不畏強權(quán)。
3.衙役們拿出鐵鏈來綁棗核,噗的一聲,棗核從鐵鏈縫里蹦了出來,站在那里哈哈大笑。衙役們急得不知怎么辦才好……
運用對比的手法,反襯了棗核的神奇,增添了故事的諷刺效果。
七、問題歸納
1.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這篇課文記敘了一對老夫妻生了一個棗核大的孩子名叫棗核,棗核本領(lǐng)高強,智斗惡霸,幫老百姓要回牲口。
2.棗核為什么大聲吆喝,驚動衙役?
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故意捉弄那些平時耀武揚威的衙役們,可見棗核是個愛憎分明的孩子。
3.棗核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棗核不僅勤快、聰明、動作靈敏而且敢作敢當,是個機智勇敢的好孩子。
4.這件事之后,棗核可能還有哪些聰明能干的故事?
棗核把鄉(xiāng)親們的牲口遷回來之后,縣官又命令手下人把百姓的糧食拉到衙門里。棗核又想法把裝糧食的倉庫的鑰匙偷了出來,組織鄉(xiāng)親們把糧食拉回了家。縣官又一次把棗核捉拿到縣衙,想好好懲治棗核。但是還是沒有得逞。沒辦法只好把棗核給放了。
八、課文主題
這篇課文記敘了一對老夫妻生了一個棗核大的孩子名叫棗核,棗核本領(lǐng)高強,智斗惡霸,幫老百姓要回牲口。贊揚了棗核勤勞勇敢、聰明正直的品質(zhì)。
九、知識園
過渡句
一個句子承接或總結(jié)上面的內(nèi)容,同時提示或領(lǐng)起下面的內(nèi)容,這個句子就是過渡句。總體上過渡句的作用是:總結(jié)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巧用過渡句既可以使行文自然、語氣連貫、脈絡(luò)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而且有助于表現(xiàn)主題思想。如: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句話把趙州橋的兩個特點自然地銜接起來,使文章脈絡(luò)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
詞語積累
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詞語
大驚失色、心不在焉、從容不迫、大驚小怪
若有所思、垂頭喪氣、神氣十足、和顏悅色
目瞪口呆、全神貫注
描寫人物動作的詞語
大搖大擺、東倒西歪、手舞足蹈、搖頭晃腦
昂首挺胸、東張西望、連蹦帶跳、回眸一笑
圖文解讀






































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認識爹、勤等7個生字,重點指導讀好“衙”字。
2.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3.試著續(xù)編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棗核的機智和勇敢。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圖片,制作課件。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讀了課題,你能想到什么?
(棗核就是棗的核。)
2.啟發(fā)談話: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叫棗核的孩子的故事。
大家想知道這個孩子為什么叫棗核,這個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28課《棗核》
【設(shè)計意圖:通過設(shè)疑,激發(fā)學生對故事的興趣,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
爹娘 勤快 扶犁 衙役 牲口 官府
(1)指名讀,齊讀。
(2)重點指導“衙”的讀音,讀yá,舊時官署的稱呼。
3.指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棗核是一個像()一般大小的孩子。他既()又(),比正常的孩子還()。但有一次,他幫鄉(xiāng)親們將縣官()奪了回來,可闖下()了,被官府()。最后,棗核憑著自己的()和()成功地離開官府。
【設(shè)計意圖:由于三年級的學生的概括能力還不夠強,采取填空法可降低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難度,降低學習的難度。】
三、再讀課文,感悟理解
1.默讀課文,想一想:棗核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畫出相關(guān)語句。
2.小組討論。
【設(shè)計意圖:這篇課文生動有趣,但是篇幅較長,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小組討論時,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3.匯報交流:
(1)棗核是一個勤勞能干的孩子,從哪里能看出來?
出示相關(guān)句子:
棗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學了很多的本領(lǐng)。他能扶犁,能趕驢,柴比別人打得多,因為別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2)棗核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孩子,從哪些事情中能看出來?
(從幫鄉(xiāng)親們奪回牲口和機智脫險兩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來。)
(3)棗核是怎樣幫鄉(xiāng)親們奪回牲口的?找出相關(guān)句子讀一讀。
a.等衙役們睡著了,棗核解開韁繩,又一蹦蹦到驢耳朵里,“哦喝!哦喝!”大聲吆喝著趕驢。
b.鬧騰了一陣,衙役們什么也沒搜著,剛剛躺下,又聽到了吆喝聲:“哦喝!哦喝!”
c.折騰了大半夜,衙役們困得很,有一個衙役頭子說:“不用管它,不知是個什么東西在作怪,咱們睡咱們的覺吧。”這時候棗核從驢耳朵里跳了出來,把門開開〖〗,趕著牲口回到了村子。
(4)棗核是怎樣機智脫險的?找出相關(guān)句子讀一讀。
a.衙役們拿出鐵鏈來綁棗核,噗的一聲,棗核從鐵鏈縫里蹦了出來,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b.衙役們打這面,棗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棗核蹦到這面來,怎么也打不著。
c.棗核這次不往別處蹦,一蹦蹦到了縣官的胡子上,抓著胡子蕩秋千。縣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打下去,沒打著棗核,卻打著縣官的下巴骨啦,把縣官的牙都打了下來。滿堂的人都慌了起來,跑上前去照顧縣官去,棗核大搖大擺地走了。
四、深入體驗,深入理解
1.你喜歡棗核嗎?為什么?
2.讀了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五、梳理內(nèi)容,復述故事
1.這個故事非常有趣,你能根據(jù)板書提示,加上自己的想象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2.學生復述故事。
六、回顧課文,續(xù)編故事
1.棗核大搖大擺地走了之后,還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你能接著往下講嗎?
2.學生練習,續(xù)編故事。
板書設(shè)計:
28. 棗核
名字來歷
勤快能干
救出牲口
順利脫險
一課一練1.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棗核(hú hé) 勤快(qín qíng ) 折騰(zhē zhé) 困住(kùn kùi) 2.形近字組詞。 核( ) 梨( ) 折( ) 牲( ) 困( ) 該( ) 犁( ) 析( ) 姓( ) 因( ) 3.把詞語和解釋連起來 衙役 古代裝錢物的口袋。 善罷甘休 衙門里的差役。 錢搭 好好地了結(jié)糾紛,不再使事態(tài)持續(xù)下去。 4.你認為棗核是一個( )的孩子。,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10490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