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八年級上冊語文考點整合復習(八上語文專項復習)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八上語文專項復習——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組合訓練
組合訓練(一)1.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1)請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古詩文名句。(任選其中6句,不得多選)
①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②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劉楨《贈從弟》(其二)]
③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崔顥《黃鶴樓》)
④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李清照《漁家傲》)
⑤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⑦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⑧《野望》中表現了詩人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的詩句是“徙倚欲何依”。
(2)默寫王維的《使至塞上》后四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4)題。
詩歌是文學殿堂里璀璨的明珠。優秀的詩歌可以飛越時間的長河和不同的國度,拔動人們的心弦。她如絕美的天籟,拂去塵世的喧囂;她似千年的佳釀,蘊藏醉人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áng徉其間,我們的情感將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們的思想將在孜孜求索中變得深遂。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璀璨(càn) 心弦(xián) cháng(徜)徉
(2)文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并改正。
“拔”改為“撥” “遂”改為“邃”
(3)“潛移默化”的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孜孜求索”中,“孜孜”的意思是勤勉,不懈怠。
(4)請仿照畫線的句子,在空白橫線處續寫一句話,構成一組排比句。
【示例一】她像清澈的甘泉,滋潤干涸的心田;【示例二】她像閃爍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3.運用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1)~(2)題。
(1)《朝花夕拾》創作于1926年,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朝花夕拾》是作者后來修改的名字。“朝”表示早年時期,“夕”表示晚年時期,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來撿,這里指作者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
(2)埃德加·斯諾于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紅星照耀中國(或: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4.校文學社開展以“成語英雄我來當”為主題的系列語文活動。下面是這次活動中的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1)請你幫忙擬寫一條符合要求的宣傳標語。(要求:①緊扣主題,弘揚漢語成語文化,激發同學們的參與熱情;②運用一種修辭手法;③不超過20字)
【示例】漢語博大精深,成語滴水藏海。
(2)活動中,同學們發現了一些商家亂用成語的現象。比如,小李發現一眼鏡商店廣告語為:“一鏡在手,一‘明’驚人!”如果你是小李,該如何勸說商店老板?
【示例】叔叔,您好!成語是民族的語言文化,不能這樣隨意篡改,否則會給求學階段的青少年帶來不良影響,會對語文教育產生危害。而且篡改過的成語深入人心后,成語就失去了最初的含義,這是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不尊重。(言之有理即可)
(3)下面是某同學在這一主題活動中的發言稿,請你按要求修改。
[A]掌握一定數量的成語并準確地運用和理解,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B]只要掌握運用好成語,就能培養我們的語文素養,提高與人溝通的方法。[C]學習成語,不難,難就難在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千層之塔,起于累土,平時注意點滴積累,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①[A]存在語序不當的問題,可將“理解”和“運用”調換位置。
②[B]句中有詞語搭配不當的語病,可將“提高”改為“改善”。
③[C]句有個成語使用不當,可將“事倍功半”改為“事半功倍”。

1.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1)請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古詩文名句。(任選其中6句,不得多選)
①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②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王績《野望》)
③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④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李清照《漁家傲》)
⑤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⑦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如夢令》)
⑧《渡荊門送別》中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詩人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的詩句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2)默寫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后四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4)題。
我們有很多幢房屋,無論公共的,私人的,簡直有數不清的房間,有巨大的廳堂,A還有佇藏酒水和其他和平時代軍需品的地窖,我總覺得對住在里面的人說來,它們大而無當。它們太大,又太華麗,住在里面的人仿佛是敗壞它們的一些寄生蟲。B有時我大吃一驚。當那些大旅館如托萊蒙、阿斯托爾或米德爾塞克斯的司閽,通報客來,卻看到一只可笑的小老鼠,爬過游廊,立刻又在鋪道上的一個小窟long里不見了。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幢(zhuàng) 地窖(jiào) 窟long(窿)
(2)短文中有一個詞語“佇藏”有錯別字,應改為“貯藏”。
(3)詞語“有時”“還有”是從文中抽出來的,請你把它們準確地放到原文的A、B兩處。
(4)請把文中畫線的句子改成反問句。
難道住在里面的人不是敗壞它們的一些寄生蟲嗎?
3.運用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1)~(2)題。
(1)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提到了幾個主要人物,其中藤野先生是一位異國醫學教授,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范愛農是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中立足。
(2)《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這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這部作品的意義首先在于它通過一個外國人的所見所聞,客觀地向全世界報道了共產黨和紅軍的真實情況,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
4.近期,某校八年級開展了以“舌尖上的家鄉”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1)【猜一猜】請你閱讀下列三則謎語,任選兩則寫出謎底(常見食品)。
①前面來了一群鵝,撲通撲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漲三次,一股腦兒趕上坡。
②本來一大片,變成千條線,是線不縫衣,只在鍋里見。
③兩個瘦子一般長,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來救起,瘦子變得胖又黃。
①餃子 ②面條或米線 ③油條
(2)【改一改】下面是某同學寫的有關傳統美食的短文,有一處句子有語病,請找出來并改正。
①月餅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就記載了月餅的做法。②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形美觀。③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④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親人,已成為天下人們共同的心愿。
第④句有語病,應改為: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親人之情,已成為天下人們共同的心愿。
(3)【說一說】圍繞此次活動,八年級某班開展了一次“說說家鄉美食”的活動,作為主持人,請你設計一段開場白。
【示例】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各地都有美食,我們的家鄉也不例外。你喜愛的家鄉美食是什么?你了解它的制作方法和歷史淵源嗎?今天,就讓我們說說家鄉的美食吧。
(4)【寫一寫】校文學社決定周五(10月15日)下午2點在報告廳組織八年級學生開展一次以“家鄉的味道”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請你擬一則活動通知,要求各班選手準時參賽。
通 知
校文學社定于周五(10月15日)下午2點整在報告廳開展以“家鄉的味道”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請八年級各班演講選手準時參加。
校文學社
2018年10月5日

1.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1)請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古詩文名句。(任選其中6句,不得多選)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
②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劉楨《贈從弟》(其二)]
③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
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⑤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⑥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王績《野望》)
⑦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⑧蘇軾在《記承天寺夜游》中寫月光清澈透明的句子是“庭下如積水空明”。
(2)默寫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后四句。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2.根據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溫馨是初春河上的草壘,是暮晚天際掠過的飛鴻,是如水月光漫浸的庭院,是滿坡黃花間衣袖盈風的少女笑靨,是令你怦然心動的溫暖與溫柔。一生的時光,該有多少個溫馨串織?那些雖然一縱即逝卻潮潤眼móu的感念,那些縱然久遠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會在心中漸漸累積,漸漸沉綻成一份最凝重、最美麗、最雋永的溫馨,無論(不管)歲月怎么侵蝕、心境如何變遷,我們都會永遠地珍惜它。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笑靨(yè) 眼móu(眸) 雋永(juàn)
(2)文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是“沉綻”,這個詞的正確寫法是“沉淀”。
(3)“一縱即逝”中“逝”的意思是消失,“侵蝕”的意思是一點一點地侵占。
(4)請在短文畫線處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3.運用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下列填空。
《昆蟲記》一書描述了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努力的故事。其中共詳細介紹了三十二種昆蟲的特點。在書中,作者法布爾依據其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歷和成果,以人性觀照蟲性,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散文筆調,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他所觀察和研究的昆蟲的外部形態、生物習性,真實地記錄了幾種常見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死亡等,既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與尊重,又傳播了科學知識,體現了作者細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理想和信仰,也是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文化傳統的結晶。為此,某班開展了“弘揚好傳統,傳遞正能量”的主題活動,請你參與活動,完成下面的任務。
(1)活動中某同學寫了一份倡導孝行的短文,其中存在一些問題,請你按要求幫他修改。
“百善孝為先”,孝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A]能不能弘揚傳統文化,是關系到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大事。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文明禮儀,創造美好明天,我們要孝敬父母,文明有禮,學會感恩,使孝德之樹深深扎根,文明之葉枝枝繁茂,[B]處處綻放感恩之花!
①[A]處畫線句是病句,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出來:能不能弘揚傳統文化,是關系到青少年學生能否健康成長的大事(或:弘揚傳統文化,是關系到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大事)。
②[B]處畫線句與上句句式不一致,應調整為:感恩之花處處綻放!
(2)王麗同學設計了一幅題為“傾斜的天平”的漫畫,請你簡要說明這幅漫畫的內容,并揭示漫畫的寓意。

【示例】漫畫中有一架傾斜的天平,右邊是“心”形的誠信,左邊是利益。天平逐漸向利益一端傾斜。諷刺了社會上為追求利益而不講誠信的人。
(3)小軍同學經常和其他同學鬧矛盾,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耿耿于懷,請你引用下面的典故(任選一個)寫幾句話,勸說他改正缺點。
孔融讓梨 六尺巷的故事 將相和
【示例】小軍,六尺巷的故事,讓出了和諧,獲得了贊美。同學之間,要互相禮讓,團結友愛,不要斤斤計較。如果懂得謙讓,就能化解矛盾,贏得友誼,你說是嗎?(能引用給出的典故,語言通順、言之成理即可)

1.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1)請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古詩文名句。(任選其中6句,不得多選)
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②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王維《使至塞上》)
③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④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⑤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劉楨《贈從弟》(其二)]
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⑦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⑧李賀《雁門太守行》中描寫大敵壓境,危城欲摧之狀的詩句是“黑云壓城城欲摧”。
(2)默寫杜甫《春望》前四句。
國破山河中,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著永恒的秘密,
山澗里流倘出一條小溪,
她在歌、在喚、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與憔悴。
智者不在言詞,
其秘密在言詞背后藏nì。
偉人不在高位,
不屑權位者才配享榮譽。
(紀伯倫《小溪,你說什么》節選)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
安逸(yì) 藏nì(匿) 不屑(xiè)
(2)文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是“流倘”,這個詞的正確寫法是“流淌”。
(3)“宣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下面三個義項。請根據詩歌語境,選擇恰當的義項(C)
A.使積水流出去 B.舒散 C.泄露
(4)詩中畫線句子運用了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
3.運用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1)~(2)題。
(1)《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我國文學家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憶性散文集,共10篇。《藤野先生》就選自其中。
(2)《昆蟲記》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征、習性和婚習的昆蟲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學寶藏。這部著作的法文書名直譯為《昆蟲學的回憶》,副標題為“對昆蟲的本能及其習俗的研究”。
4.某中學為紀念抗戰勝利73周年,準備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下列題目。
(1)請你為本次活動擬寫一條宣傳語。
【示例】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2)圍繞這次活動,某同學擬寫了下面一則材料,請你按要求幫他修改。
[A]日軍攻占南京后,在長達六周的時間內,大肆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遇難者大約30萬人左右。這場震驚中外的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B]面對大量無可辯駁的物證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卻一再歪曲和否認歷史,甚至稱南京大屠殺是《偽造的謊言》。[C]我們要吸取歷史的經驗,絕不能讓類似的悲劇重演。
①[A]句有語病,應將“大約”或“左右”刪去。
②[B]句存在標點誤用的問題,應將書名號改為雙引號。
③[C]句存在搭配不當的語病,可將“經驗”改為“教訓”。
聲明:本文老劉編輯整理,內容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盡快聯系刪除,謝謝!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