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趙孟頫楷書教程基本筆畫(楷書基本筆畫寫法)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吳興(今浙江湖州)。元朝第一書法家。宋太祖趙匡胤的第11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
『點』畫的寫法
上點——范字【意 言】
①順鋒起筆;②順勢向右下頓筆作圓;③轉鋒向上回筆;④調整筆鋒,蓄勢向左下出鋒。

上點

意

言
下點——范字【然 絕】
①逆鋒向上起筆;②折筆向左下頓筆;③轉筆向右下稍駐;④提筆向上回鋒收筆。

下點

然

絕
左點——范字【若 未】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筆向下作頓,再轉向右下稍駐;③微提筆向右上回鋒;④回鋒至中部后稍駐;⑤向右上出鋒。

左點

若

未
右點——范字【下 小】
①逆鋒向右上角起筆;②折筆向右下作頓,轉筆向右下行筆;③微微提筆向左上方回鋒收筆。

右點

下

小
相向點——范字【平 前】
①先寫左點:自左上方逆鋒起筆,折鋒向左下方頓筆,再轉鋒向右下行,提筆回鋒收筆;②再寫右點:其寫法與短撇相似,但其方向和角度要與左點相呼應。

相向點

平

前
相背點——范字【松 翁】
①先寫左點:左點的寫法與短撇相似,但角度和方向要根據字的不同和右點的方向而變化;②再寫右點:右點的寫法與“上點”相同,但要根據左點的變化而調整方向和角度。

相背點

松

翁
左右點——范字【小 未】
①先寫左點:順鋒起筆,由輕到重,自右上方向左下方邊轉邊按,至末端處頓筆后提筆回鋒收筆;②再寫右點:順鋒起筆,由輕到重,自左上方至右下方邊轉邊按,至末端處頓筆后提筆回鋒收筆。

左右點

小

未
三合點——范字【受 溪】
①先寫左點,其寫法與“上點”相同,再寫中間一點,其寫法也與“上點”相同;②后寫右撇點,寫法與短撇相同。此三點要相互結合依存,同時要寫得厚重,不能輕薄。

三合點

受

溪
三點水——范字【酒 溪】
①先寫上點,再寫中點,此兩點的寫法都與“圓點”相同,但方向和位置不同;②后寫下點,下點的寫法與“挑點”相同,但起筆為露鋒。

三點水

酒

溪
四點底——范字【然 兼】
①左點為圓點,順鋒起筆,中間兩點一方一圓,逆鋒起筆,右點為圓點,順鋒起筆;②左右兩點要寫大,中間兩點要寫小,但四點的上端要在同一水平線上。

四點底

然

兼
『橫』畫的寫法
上短橫——范字【二 吾】
①向左逆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提筆折鋒挫筆向右;④蓄勢后向右行筆;⑤未端處提筆向右下頓筆;⑥提筆回鋒收筆。



平橫——范字【本 無】
①逆鋒向左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作頓;③提筆調整筆毫,中鋒向右行筆;④未端處轉筆向右下頓筆;⑤提筆向左回鋒收筆。

平橫

本

無(無)
凸橫——范字【無 與】
①逆鋒向左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向右行筆,中間向上凸;④末端處轉鋒向右下頓筆作圍;⑤提筆回鋒收筆。

凸橫

無(無)

與(與)
左尖橫——范字【非 長】
①順鋒起筆;②力量逐漸增大,向右中鋒行筆;③末端處提筆向右下頓筆;④提筆回鋒收筆。

左尖橫

非

長(長)
右尖橫——范字【華 塔】
①逆鋒向左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挫筆后向右偏上邊提邊行筆;④末端處稍駐筆后收筆。

右尖橫

華(華)

塔
短橫——范字【酒 孟】
①自右向左逆鋒起筆;②向右下頓筆;③折鋒向右行筆;④提筆輕按,回鋒收筆。

短橫

酒

孟
『豎』畫的寫法
右弧豎——范字【陰 門】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提筆向下呈右弧狀中鋒行筆;④末端處向右下頓筆;④提筆回鋒收筆。

右弧豎

陰(陰)

門(門)
左弧豎——范字【兩 謂】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轉筆蓄勢向下呈左弧狀中鋒行筆;④末端處向右下頓筆;⑤提筆回鋒收筆。

左弧豎

兩(兩)

謂(謂)
細腰豎——范字【惟 情】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轉筆蓄勢向下中鋒行筆,行筆過程中捉筆斂鋒;④末端處向右下頓筆后回鋒收筆。

細腰豎

惟

情
粗腰豎——范字【十 是】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向右上方作圍后折鋒向下方頓筆;③轉筆蓄勢向下中鋒力行;④末端處向右下頓筆后回鋒收筆。

粗腰豎

十

是
懸針豎——范字【中 平】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提筆轉鋒蓄勢向下鋪毫力行;④行筆至三分之二處駐筆后行筆出鋒,末端處呈針尖狀。

懸針豎

中

平
直豎——范字【慨 墉】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提筆轉鋒向下中鋒行筆;④向右下稍頓轉筆作圓;⑤提筆回鋒收筆。

直豎

慨

墉
『撇』畫的寫法
平撇——范字【香 眾】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提筆轉鋒蓄勢向左下方撇去,力量逐漸減小,力至筆端;④角度不宜過大。

平撇

香

眾(眾)
直撇——范字【人 今】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提筆轉鋒蓄勢向左下方撇去,力量逐漸減小,力至筆端。

直撇

人

今
豎弧撇——范字【夫春】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提筆轉鋒蓄勢向左下作弧狀,力至筆端,注意中鋒行筆。

豎弧撇

夫

春
蘭葉撇——范字【香 么】
①自左上方順鋒起筆;②順勢向左下方寫撇,至中間部分后邊行邊提筆至左下出鋒,力至筆端;③該撇兩頭尖,中間肥,但重心要穩。

蘭葉撇

香

麼(么)
細腰撇——范字【農 疢】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轉鋒蓄勢向左下方寫撇出鋒,力至筆端。

細腰撇

農(農)

疢 [chèn]
彎頭撇——范字【姓 希】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向右上方轉筆作圍后折筆向右下方頓筆;③轉鋒蓄勢向左下方寫撇出鋒,力至筆端。

彎頭撇

姓

希
弧鉤撇——范字【歲臧】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轉筆蓄勢后向下中鋒寫弧;④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提筆蓄勢向左上出鉤。

弧鉤撇

歲(歲)

臧
『捺』畫的寫法
直捺——范字【大 踈】
①自左上方逆鋒起筆;②折鋒后向右頓筆;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④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

直捺

大

踈 [shū]古同“疏”
弧捺——范字【會 食】
①自左上方逆鋒起筆;②折鋒后向右頓筆;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④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

弧捺

會(會)

食
平捺——范字【之 從】
①自左上方逆鋒起筆;②折鋒后向右頓筆;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④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

平捺

之

從(從)
尖頭捺——范字【后 度】
①自左上方逆鋒起筆;②折鋒后向右頓筆;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④捺腳處頓筆后,提筆向右出鋒。

尖頭捺

後(后)

度
反捺——范字【歡 食】
①自左上方向右下方順鋒起筆;②邊行邊頓;③收筆處向下轉筆后回鋒收筆。

反捺

歡(歡)

食
『鉤』及『折』畫的寫法
彎鉤——范字【予 承】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轉鋒蓄勢向下中鋒寫弧;④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轉鋒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

彎鉤

予

承
斜鉤——范字【域 哉】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轉鋒蓄勢向右下寫弧;④末端處向右下挫筆后轉鋒,蓄勢向上出鋒。

斜鉤

域

哉
臥鉤——范字【心 意】
①自左上方順鋒起筆;②順勢向右下中鋒行筆,邊行邊按寫弧;③末端處挫筆轉鋒后,蓄勢向上出鋒。

臥鉤

心

意
浮鵝鉤——范字【既 危】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轉鋒蓄勢向下偏左中鋒行筆;④轉筆寫彎弧,出鋒處挫筆轉筆蓄勢向上出鋒。

浮鵝鉤

既

危

60部經典書法帖單字帖全在這了!
橫鉤——范字【寶 處】
此鉤筆畫是由橫和短撇組成,先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后,轉鋒蓄勢,力至筆端。

橫鉤

寶(寶)

處(處)
橫折鉤——范字【用 身】
橫折鉤是由橫和豎鉤組成,先逆鋒寫橫,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后,再轉筆蓄勢寫豎鉤,出鉤方向指向起筆點。

橫折鉤

用

身
橫折斜鉤——范字【梅 愒】
橫折斜鉤是由橫和斜鉤組成,先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至末端處提筆、頓筆后,轉鋒寫斜,再寫鉤。

橫折斜鉤

梅

愒 [qì]
豎鉤——范字【未 東】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提筆轉鋒蓄勢向下鋪毫力行;④至鉤處向右下輕頓作圍;⑤向上回鋒蓄勢向左上方出鉤。

豎鉤

未

東(東)
橫折撇——范字【友 登】
橫折撇是將橫畫與長斜撇連在一起作一筆書寫,起筆先寫橫,后提筆、頓筆寫折,再提筆寫長斜撇。

橫撇

友

登
豎彎——范字【老 流】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提筆轉鋒蓄勢向下鋪毫力行;④至折處向左挫筆后向下輕頓;⑤折鋒蓄勢向右鋪毫力行;⑥提筆上昂后向右下頓筆;⑦提筆回鋒收筆。

豎彎

老

流
撇折提——范字【樂 鄉】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轉鋒蓄勢向左下寫撇;④提筆向下頓筆轉鋒后,挫筆蓄勢向右下寫提,力至筆端。

撇折提

樂(樂)

鄉(鄉)
撇折捺——范字【安 婁】
撇折捺是由短撇和反捺連接而成,先逆鋒起筆寫撇,撇的末端處駐筆后寫反捺,角度應稍大于90°。

撇折捺

安

婁(婁)
橫折彎鉤——范字【孰 氣】
①逆鋒寫橫;②方筆寫折;③彎畫邊行邊轉;④鉤畫有力。

橫折彎鉤

孰

氣(氣)
橫折——范字【弟 肅】
①逆鋒寫橫;②方筆寫折;③寫折時要回鋒收筆;④折畫外圓內方。

橫折

弟

肅(肅)
『挑』畫的寫法
下挑——范字【落 發】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微提筆后向左下挫筆;④蓄勢后向左下邊提邊行筆出鋒,力至筆端。

下挑

落

發(發)
斜挑——范字【扶 孫】
①左下方逆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稍提筆折鋒后向右上挫筆;④蓄勢向右上邊提邊行出鋒,力至筆端。

斜挑

扶

孫(孫)
長挑——范字【姓 如】
①左下方逆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稍提筆折鋒后向右上挫筆;④蓄勢向右上邊提邊行出鋒,力至筆端。

長挑

姓

如
右挑——范字【時 域】
①左下方逆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方頓筆;③稍提筆折鋒后向右上挫筆;④蓄勢向右上邊提邊行出鋒,力至筆端。

右挑

時(時)

域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