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廣告語該怎么寫(廣告語怎么寫從詞性入手)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廣告文案是廣告作品的脊梁,是傳遞廣告信息的主要承擔者。對于廣告文案來說,語言是其創作的利劍,語言在廣告中運用得好壞直接影響著廣告的優劣。

真正能促進銷售的文案,不是賣弄文字和技巧,而是精準地選擇每一個詞語進行創作,要做到缺一個字不可,多一個字累贅,這就要求文案的語言要準確規范、簡明精煉。我們需要積累大量的詞匯,并且熟悉這些詞匯的含義和感情色彩,才能在描述產品、概念和情緒時,進行恰當的選擇。

動詞是文案的點睛之筆
動詞是一個句子的點睛之筆。文案由語言構成,恰當地運用動詞,能使文案“活”起來,賦予文案生命力。將某種產品、概念或情緒描述得淋漓盡致,自然離不開文案人員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思考。

例如:經典的巧克力廣告語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用了一個“溶”字,將巧克力在口中溶化且不愿意讓它在手上停留片刻的畫面浮現在受眾的腦海中。

再如:別趕路,去感受路是沃爾沃在推出新款車型時喊出的口號。文案中用了兩個動詞“趕”和“感受”,“趕”給人急促的感覺,而“感受”一詞給人慢的感覺;通過兩個動詞的鮮明對比,會給受眾一個“釋放內心,慢下來去享受”的心理暗示,從而通過文案更好地體現產品精神,提高人們好感度和車的影響力。

另外,多數動詞能夠帶來具體聯想,比如駕駛、墜落、切、涂、壓、倒、拉、蹲、站、打等等。但諸如完畢、遺失、發揚、貢獻之類的詞匯則屬于抽象化動詞。因此,在撰寫廣告文案時,我們需要首先弄清楚哪些動詞是具象的,哪些動詞是抽象的,才能避免因使用抽象的動詞而造成文案空洞無物。

名詞的精髓在具象化的比喻
名語大多數都是形象、簡短的具象化名詞,這樣的詞匯更容易被消費者理解和記憶,并且這些名詞大部分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它們用簡單易懂的東西,去比喻另一種陌生或復雜的東西,從而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新的聯想和認知。

例如:某嬰兒速溶奶粉,曾因為一句成功的文案“酷似母乳”,而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增加了50% 的銷量,看似簡單的4個字,卻是廣告文案人員對消費者內心需求的深刻洞察。他們發現在消費者心中,母乳是嬰兒成長最安全、最完美的天然食物,他們希望奶粉能盡可能地接近母乳的標準,給嬰兒提供全面的營養。

在創作廣告文案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可以讓受眾更容易理解廣告文案,從而提高文案的溝通效率。當受眾在閱讀不熟悉的專業詞匯和抽象的形容詞時,很容易產生疑惑,也很難在腦海中聯想到清晰的畫面,但一個栩栩如生的比喻卻能讓他們茅塞頓開。

形容詞是“花拳繡腿”
對于受眾而言,他們最關心的是廣告實質信息,而不是那些華麗的形容詞。一則廣告文案,如果堆積了過多的形容詞,只會讓受眾感到空洞乏味,缺少對產品特點的詮釋及受眾心理需求的滿足。在文案創作中,使用過多的形容詞會降低受眾對廣告信息的信任,會讓受眾覺得自己被廣告文案欺騙了。

除此之外,形容詞還會讓受眾掉進抽象化的“陷阱”,當受眾讀完由形容詞所堆積的華麗文案后,在他們的腦海中難以產生限定的聯想,更不可能形成一個具象生動的畫面,這些文案所傳達的信息是朦朧的、空洞的、令人匪夷所思的。

我們想要文案像蒼耳那樣,渾身帶鉤,緊緊附著在受眾的記憶中,就要盡可能地少用、慎用形容詞,多用具象化的名詞和動詞。很多時候,形容詞會分散受眾的注意力,沒辦法讓受眾接收到關鍵的信息內容,從而影響廣告信息的傳播效果。

巧用擬聲詞
擬聲詞是模擬自然界聲音的一種詞匯,讓語言的表達更加生動逼真。在撰寫文案時,恰當地使用擬聲詞,能讓文案更具有吸引力,通過聲音文案的傳遞,更容易產生場景畫面,將受眾帶入其中。

在廣告文案寫作中運用擬聲詞,一定要從產品場景出發,可以是產品的使用場景,也可以是產品的生產場景,或者是產品的傳播場景。要根據產品的場景找聲音,然后根據聲音選擇恰當的擬聲詞,再將其運用到廣告文案中。

在廣告文案寫作中,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受眾理解并記憶信息,需要優先使用具象化動詞和具象化名詞,盡量少用、慎用形容詞。可以根據產品的場景找聲音,巧用擬聲詞,讓文案變得更具活力和感染力。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10219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