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漢語拼音方案包含五個部分,有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和隔音符號等。其中聲母和韻母因常用,家長和老師早就教大家念熟了。

唯一不常用的26個字母很多人不會念,要么念成聲母和韻母讀音,要么念成英語字母的讀音。所以臺灣學生說,大陸學生不會念字母表中的26個字母。這也說到點子上了。我在高三復習漢語拼音時,學生對26個字母就念得亂七八糟的,只得予以糾正。看下表:

看到這個表了吧。共四組,每組第一行就是字母,這些就是漢語拼音字母。漢語拼音字母是1958年2月11日由全國人大批準并公布的方案,是用羅馬字母來拼寫中文漢字的。這些字母跟人一樣要有個名稱,于是下邊二三行用兩種方法來教我們讀他們名稱音。
每組第二行是注音,采用注音字母來給第一行注音,會注音字母的人就能拼讀出第一行的讀音。注音字母由章太炎獨創的,用來給漢字注音用的。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今天《新華字典》中還可看到每個漢字除了漢語拼音,還可看到漢語注音。這主要是為了照顧只會注音字母的老讀者,或做為一種文化傳承的記載。要說明的是,別把這種注音字母當漢字或當成日本的文字。

每組第三行就是現在的拼音。采用羅馬字母來給第一行拼讀音。第二行的注音和第三行的拼音都是教會你讀第一行字母的名稱音。但有人看了拼音對個別的還是拼不出來,難點是ê不會發音。這個ê,用漢字標注就是欸。或著說是“杯bei”的韻母讀音。單用時就寫作ê。現在拼拼就會了吧。有人想標上漢字,但個別的沒有對應漢字可標,有的有漢字,但聲調不對,這些字母聲調都是一聲。
下邊對照一下,看讀對否,無對應漢字的,仍用拼音代替。

第一組:
啊、杯、Cēi、dēi、鵝、欸服、gēi
第二組:
哈、衣、階、剋、欸勒、欸母、nēi
第三組:
歐、胚、丘、阿耳、欸思、tēi
第四組:
烏、vēi、挖,兮、呀、Zēi
注意:ê應讀成ēi,不能讀成āi。如讀成āi,那樣聽起來就馬馬虎虎,似是而非,所標的漢字也是另一個字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