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1、(1)其名為鯤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怒而飛 其翼若垂天之云
(4)天之蒼蒼 其正色邪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5)野馬也 塵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魚也 子之不知魚之樂
2、A
3、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1)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
(2)遷徙
(3)氣息,這里指風
(4)吹拂
5、B
6、(1)當它用力鼓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它的)翅膀就好像懸掛在天空的云。
(2)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7、D
8、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9、(1)游玩 (2)悠閑自得 (3)追溯 (4)快樂
10、A
11、(1)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是快樂的呢?
(2)(這句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12、A



1、(1)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2)故/人/不獨親其親
2、(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強也
(3)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4)故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
(5)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3、B
4、A
5、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6、(1)美味的
(2)味美
(3)困惑
(4)同“敩”,教導
7、A
8、(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
(2)《兌命》說“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9、C
10、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
11、
(1)才干出眾 (2)培養 (3)女子出嫁 (4)閉塞
12、D
13、(1)財物,厭惡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厭惡)不一定是因為想要據為己有。
(2)所以門從外面帶上,而不從里面閂上。
14、A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1)然后有千里馬
(2)力不足 才美不外見
(3)其真不知馬也
(4)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駢死于槽櫪之間
(5)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盡其材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D
4、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5、(1)同“飼”,喂
(2)等同,一樣
(3)用馬鞭驅趕
(4)面對
6、B
7、(1)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糧食。
(2)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8、C



1、(1)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3)天明登前途 獨與老翁別
2、(1)緣故 枯萎
(2)百讀不厭 康莊大道
(3)詩歌雖然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藝術,但是不能不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語言之上。
3、A
4、B
5、表現了詩人舍己為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6、詩中有不少樸素的語言,至今依然活躍在人們的口頭上,如:“風怒號”“公然”“唇焦口燥”“嘆息”“冷似鐵”“少睡眠”等,明白如話。從句式上看,這首詩的前三段敘事,以七言為主;最后一段轉向抒情言志,出于感情表達的需要,句式變成了雜言。
7、寫出了牛車的重量,側面反映了賣炭翁的辛苦。
8、這兩句詩運用了心理描寫的手法,細致刻畫了賣炭翁在寒冷的天氣中穿著單薄的衣服卻希望天氣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