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9)
【作者簡介】
紀昀,字曉嵐,清代著名學者,文學家,生性詼諧風趣,任《四庫全書》總纂官,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閱徽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文筆記小說,題材以妖怪鬼狐為主,但于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分古今圖書為經、史、子、集四檔,總明為“四庫全書”。
【文體知識】
筆記小說,是一種帶有散文化傾向的小說創作形式,它的特點就是兼有“筆記”和“小說”的特征。
“筆記”使其在記敘上獲得了一種散文化的記敘空間,在這一空間里,作者可以敘述,也可以表達別人及自己的思考及觀點。而小說則是一種帶有故事性的敘述和創作,由于“筆記”本身獲得的自由空間,可以使“小說”創作與散文化的“筆記”敘述相互交叉,優勢十分明顯。
【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閱徽草堂筆記》。題目是編者加的。《閱徽草堂筆記》為清朝短篇志怪小說,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慶三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形式編寫成。在內容上,主要搜集當時流傳的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鄉野怪談,或親耳聽聞的奇聞軼事,在空間地域上,范圍遍及全中國,北至烏魯木齊,伊寧,南至滇黔等地。
【層次劃分】
第一層: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
第二層: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層:老河兵講解應當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第四層: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觀推論的道理。
【課文筆記】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10125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