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3)

第一單元
1.燕然勒功:典出《后漢書·竇融列傳》。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記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國的杭愛山。勒功,刻石記功。
2.望聞問切:中醫(yī)診病的四種方法,即望診、聞診、問診、切診。望診是第一步,即觀察病人氣色。
3.《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故事
4.卿:古代君對臣的愛稱。朋友、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
5.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6.經(jīng):指《易》《書》《詩》《禮》《春秋》等書。
7.博士: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
8.士:指有抱負、有志向的人。
9.大兄:長兄,文中是對朋友輩的敬稱
第二單元
1.《樂府詩集》:是繼《詩經(jīng)·風》之后,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編?,F(xiàn)存100卷,是現(xiàn)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是漢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精華所在。內(nèi)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它搜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
2.樂府:本是掌管音樂的機關名稱,最早設立于漢武帝時,南北朝也有樂府機關。后來,人們將樂府機關采集的詩篇稱為樂府,或稱樂府詩、樂府歌辭,于是樂府便由官府名稱變成了詩體名稱。
3.樂府雙璧:《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的合稱。
4.可汗:我國古代西北地區(qū)民族對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呼。
5.爺、阿爺:指父親
6.胡:古代對西北部民族的稱呼。 ,平:白
7.金柝:古時軍中白天用來燒飯、夜里用來打更的器具。
8.明堂: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朝堂。
9.尚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國家10.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政事的機關。
11.火伴:同伍的士兵。當時規(guī)定若干士兵同一個灶吃飯,所以稱“火伴”
第三單元
1.福橘:福建產(chǎn)的橘子。因其名帶有“?!弊?為取吉利,舊時江浙民間有在正月初一早晨吃福橘的習俗。
2.元旦:即世界多數(shù)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歷新一年的第一天。漢武帝起為農(nóng)歷1月1日,中華民國起為公歷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歷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歷年”。《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指的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
3.帝江:《山海經(jīng)》中能歌善舞的神鳥
4.刑天;《山海經(jīng)》中的神話人物,也作“形天
5.《爾雅音圖》:宋人注明字音并加插圖的一種《爾雅》版本。《爾雅》是我國古代的辭書,作者不詳,大概是漢初
的著作
6.圖贊:寫在面面或圖頁上的贊美詩文
7.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淘、蘇
8.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
9.公:對男子的尊稱
10.折柳:指《折楊柳》,“柳”與“留”諧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達與親朋好友離別時的留戀之情
第四單元
1.丁卯年:這是干支紀年法的表述,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huán)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等十個符號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等十二個符號叫地支
2.《左傳》:記載春秋歷史的史學名著,儒家經(jīng)典之一。相傳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實際成書時間當在戰(zhàn)國中期3.驛路:又叫“驛道”,古時傳遞政府文書等用的道路,沿途設有換馬成休息的擇站。這里指過往行人所走的道路4.哈尼:哈尼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幾個州縣
5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誠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
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6.鴻儒:博學的人。儒,學者、文士
7.白丁: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
8.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9.金經(jīng):指佛經(jīng)(佛經(jīng)用泥金書寫
10.絲竹: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文中泛指各種音樂11.案牘:指官府文書
12.說:古代一種議論文體,既可說明記敘事物,也可發(fā)表義論,但都是為了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13.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4.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第五單元
1.岱宗:指泰山
2.齊魯:春秋時的兩個諸侯國,在今山東一帶,泰山以北為齊國,泰山以南為魯國
3.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4.陰陽:古人以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
5.尋:古代長度單位
6.臘酒:臘月所釀的酒,稱為“臘灑
7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祭社公(土地
8.迎神賽會:是一種古老的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舊時的一種迷信習俗。舊俗把神像抬出廟來游行,并舉祭會,用儀仗鼓樂和雜戲迎神出廟,周游街巷,以求消災賜福
第六單元
太古:最古的時代,指人類還沒有開化的時代
2.《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主要輯錄當時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流傳的鄉(xiāng)野怪談,對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
述,內(nèi)容相當廣泛3.山門:佛寺的外門
4.河兵:巡河、護河的士兵。
5.商女:歌女
6.后庭花:曲名,《玉樹后庭花》的簡稱。南朝陳亡國之君陳叔寶所作,后世多稱之為亡國之音逐臣:被貶謫的大臣
8.蒼生:指百姓
9.黃梅時節(jié):夏初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jié),即梅雨季節(jié)燈花:燈芯燃燒后結(jié)成的花狀物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10110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