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4)


1、課文主旨:
本文通過選取的幾個典型事例,高度贊揚了鄧稼先為了祖國核武器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的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突出表現(xiàn)了鄧稼先為祖國的強大而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2、字詞
七年級下冊第一課《鄧稼先》必記詞語及解釋
課后讀讀寫寫
元勛 奠基 選聘 謠言 背誦 晝夜 昆侖 摯友 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 至死不渝 鋒芒畢露 婦孺皆知
字詞
元勛:立大功的人(多指開創(chuàng)性的事業(yè)中的)
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礎。
選聘:挑選聘用。
謠言:沒有事實根據(jù)的消息。
晝夜:白天喝黑夜。
摯友:極親密的朋友。
可歌可泣:指的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出處:明·海瑞《方孝孺臨麻姑仙壇記跋》:“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至死不渝:意思是到死都不松懈,比如對某件事(信念)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比喻對事業(yè)堅持不懈。
鞠躬盡瘁:恭敬謹慎,勤勤懇懇,盡心竭力,奉獻一切。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盡瘁:竭盡勞苦。
當之無愧:完全當?shù)闷穑瑳]有可慚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種榮譽或稱號等是全選夠條件的。
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
鋒芒畢露:比喻銳氣和才干全都顯露出來。多形容人氣盛。
婦孺皆知:孺,小孩。婦女、小孩全都知道。指眾所周知。
3、課文解析
1、文章結(jié)構:
第一部分(1——9):在一百多年的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背景下推出鄧稼先。
第二部分(10——18):簡單介紹鄧稼先的生命經(jīng)歷和貢獻。
第三部分(19——29):在對比中表現(xiàn)鄧稼先忠厚平實、無私的品格。
第四部分(30——33):作者為中國獨立研制出原子彈而自豪,為鄧稼先而驕傲。
第五部分(34——39):鄧稼先在極端困難下挑重擔,贊美他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第六部分(40——44):全文的總結(jié),總體評價鄧稼先。
第一部分(1——9)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
1、一百年以前,甲午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時代,恐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只舉1898年為例:
2、德國搶占山東膠州灣,“租借”99年。
3、俄國搶占遼寧旅順大連,“租借”25年。
4、法國搶占廣東廣州灣,“租借”99年。
5、英國搶占山東威海衛(wèi)與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2、3、4、5句: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列舉1898年的列強瓜分中國的罪行,表達了對列強的憤怒和對祖國屈辱歷史的悲痛之情。
6、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的危險時代。
7、今天,一個世紀以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8、這是千千萬萬人努力的結(jié)果,是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創(chuàng)造出來的偉大勝利。在20世紀人類歷史上,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響最深遠的巨大轉(zhuǎn)變。
“最重要”,“最深遠”從程度上指出這種轉(zhuǎn)變的價值和歷史意義的重大。
9、對這一轉(zhuǎn)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
“巨大貢獻”與“鮮為人知”的極大反差,突顯出鄧稼先不平凡的人生和他默默奉獻的精神。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10087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