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淡水魚含有dha排行(含DHA這么高的淡水魚)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6)
我們說,要經常給寶寶吃魚,優先推薦鱈魚、三文魚之類富含 DHA 的海魚。于是家長們會很困惑——淡水魚不好嗎?有哪些淡水魚值得吃呢?


今天,咱們就來比一比淡水魚和海魚,看看怎么吃最營養~
1
淡水魚營養不如海魚?
不一定!
咱們對魚類“營養”的糾結,主要在于 DHA。
雖然海魚的 DHA 通常會比淡水魚高,但實際上有些淡水魚的 DHA 還是很可觀的,甚至不輸海魚。
比如下面這些淡水魚, DHA 就很豐富,尤其是鱸魚和黑魚更出色。
所以,不一定非得吃海魚才能補 DHA 哦,很多淡水魚也一樣很有營養~
2
海魚比淡水魚更安全嗎?
不一定!
魚的安全風險主要有 3 類:寄生蟲、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抗生素。
?????? 海魚里也會有寄生蟲!
魚類能夠生長的地方,寄生蟲也能生長。所以不管淡水魚還是海水魚,體內存在寄生蟲是很正常的。
淡水魚中的寄生蟲種類更多一些,而且會在身體里繁殖的很開心,所以危害要更大,比較著名的有肝吸蟲;
而海魚中的寄生蟲(如異尖線蟲),一般不能在人體完成生命周期,風險要比淡水魚寄生蟲低一些,但是依然能夠感染人體,導致腹痛或者過敏。

常見的三文魚、鱈魚、石斑魚、海鱸魚、金槍魚等等,都可能被異尖線蟲污染,所以不要再認為海魚就不會長寄生蟲啦!
為了降低寄生蟲的風險,海魚捕獲上來都會立馬凍起來,把寄生蟲凍死。


但最最穩妥的辦法,還是不要生吃!充分加熱,徹底做熟,那樣就算有寄生蟲也不怕,燙死以后也不過就是給魚肉多添了點蛋白質。

?????? 這些含汞、有機污染物較多的魚類,要避開
一般來說,海魚中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比淡水魚要高一些。咱們講過很多次了。鯊魚、旗魚、鯖魚、方頭魚、劍魚這些大型肉食性魚,一定要避開。

其他的常見魚類,只要從正規渠道購買,一般污染風險都不會大的。
有研究檢測過市場上銷售的常見淡水魚和海水魚中的污染物,結果是或多或少都能檢出一些污染物,但超標的并不多見,考慮到平時的食用量,不管海魚還是淡水魚都沒有必要糾結。
?????? 魚的抗生素殘留很多,不敢給娃吃?
抗生素殘留問題,一直是媽媽們非常關心的。
在水產養殖中,往往需要使用一定量抗生素來控制病菌。如果養殖戶不規范使用,的確可能造成抗生素超標,所以家長們要去正規超市或者信譽良好的電商平臺購買,遭遇抗生素超標的可能性還是非常低的。
總而言之,海魚和淡水魚,都存在一定安全風險,但都是可以規避的。
3
糾結海魚還是淡水魚?
不如注意這些
媽媽們都非常關心“吃哪種魚更好”。經常問我們,XX魚能不能吃。


其實,吃啥魚真的不用太糾結,沒必要去追求吃某一種魚,各種魚換著吃不挺好嘛(除了幾種汞含量過高的魚)。咱們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只是推薦“魚類”或者“水產品”的食用量,并不去區分哪一種魚。
常見的這些魚,都能換著給娃吃,比如:


海魚里的三文魚、鱈魚、帶魚、黃花魚、鯧魚、比目魚,
還是淡水魚里鱸魚、鯰魚、黑魚、桂魚(鱖魚)、羅非魚、白魚、虹鱒魚等等。
與其糾結哪種魚,倒不如注意下面這些事兒:
?????? 同種魚中,小魚比大魚好。小魚生長時間短,富集的重金屬污染物會少一些。
?????? 不必一味追求野生。養殖的魚類,水域的衛生條件能更好的控制,而且飼料營養足,生長迅速,累積的重金屬也會少一些。

?????? 魚雖好,但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魚吃得太多,必然影響其他食物的食用。比如紅肉吃少了,可能增加孩子缺鐵風險。
舉個例子,2~3 歲孩子每天要吃 50~75g 肉肉,其中可以把 15~20g 安排給魚肉;
或者按一周來計算,一周吃上 100~140g 的魚肉,分三天吃,一次吃個 30~50g。

所以總歸來說,不用太糾結一定要吃哪種魚,海魚淡水魚都可以,選擇刺少的,換著吃,從正規渠道購買就好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